突然一阵头晕,站不稳?
手臂或腿部莫名发麻、使不上力?
说话含糊不清,或突然听不懂别人说的话?
视物模糊,甚至眼前一黑?
请注意:这很可能不是“没休息好”或者低血糖,而是大脑在求救! 这些转瞬即逝的症状,医学上称为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”(TIA) ,俗称 “小中风” 。它是脑梗死(俗称“中风”)发生前的最后警报!

一、 什么是“小中风”?——大脑的缺血预演
“小中风”是由于大脑血管暂时性阻塞,导致脑组织短暂缺血缺氧引起的,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到一小时内完全恢复,最长不超过24小时。
正因为症状能“来得快,去得也快”,极易被患者忽视,误以为是疲劳、低血糖或颈椎病等问题而耽误救治。然而,约1/3的“小中风”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致残、致死率极高的完全性脑梗死。这个“警报”是预防灾难性中风的最后窗口!

二、小中风(TIA)与中风(脑梗死)的区别:
TIA为局灶性的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,不伴急性梗死。
缺血性脑中风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梗死。

三、出现哪些情况需警惕“小中风”?
面部看起来不对称或一侧下垂。
一侧手臂或腿感觉无力、麻木或麻痹。
说话不清、语无伦次或不能理解他人的话。
单眼或双眼失明、复视。
头晕、失去平衡或动作不协调。
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。
注意!
“小中风”的症状虽轻,但后果极为严重,它与中风也就是脑卒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,如果说中风相当于人体发生了“强烈地震”,那么“小中风”就是大震前的预警信号,同时也是严重疾病的警报信号,它预示着脑组织内已经有了不可逆转的脑血管损害。
所以一旦出现“小中风”,不能心怀侥幸,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,预防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发生。